第204章 第三次亲征(1 / 2)
柴荣在拿下了寿州之后,并没有立刻展开对于淮南的进攻,虽然一直以来,柴荣的速度都是很快的,他都是以速度致胜的,但是这一次他却没有迅速的对淮南展开攻势。因为此时的周军经过了长期的战斗,已经很累了,所以战斗力并不如之前那么强悍,现在需要的是好好的休息一下,毕竟这已经打了二十多天了,这二十多天,周军一直在高度紧张的状态,一直到寿州城被攻下来。而柴荣要是想要对于淮南进行占领,那不仅仅是需要兵马,更需要时间,更需要一个强大稳定的后方,而此时的寿州就是能够充当这个作用,能够成为柴荣占领南唐的一个后方大基地,这一点从一开始的时候,柴荣就已经这样的想了,不然的话,他也不会一开始就奋力的进攻寿州。而寿州的地理位置咱们上面也说到了,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他处于南唐淮河防线的中线,只要是拿下了寿州,基本上淮河防线就被隔成了两段,这时候,就有了各个击破的可能。当然这是在当时的情况下,此时的情况比那时候更加的好,因为经过长期的战斗,淮南的地方军此时已经是损失惨重了,虽然还有一定的战斗力的,但是已经阻止不了柴荣的大军了,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。但是此时的柴荣也知道,就算是这些地方军不能抵抗他的大军,但是他的大军想要得到那些这些地方,那也是不容易的,一定要付出很大的代价,因为这里还有好几个南唐军从一开始就没有参与过战斗,那里的战斗能力和兵马保存的比较完整,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损失,这一点柴荣不得不考虑。此时他面对的敌人主要是从濠州东面的那些藩镇,在这些地方军队保存比较完整,而且损失较小,在这里的编制也是比较完整的,当时在和周军的交战中,还是处于大后方的,不算是前线。而柴荣的大军此时已经累了,所以柴荣不准备在短时间内就进军淮南,因为他知道他的军队现在需要休息,而且寿州的后方也需要稳定下来。所以柴荣就先把占领淮南的事情先缓一缓,这件事不着急,当务之急是先要稳定住寿州的情况。柴荣对与稳定寿州做出了很多的让步,也发布了很多的措施,反正就是一个目的,那就是聚拢人心,然后加强自己在这里的统治。这里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。低一点就是对与寿州城也就是寿春,周围五十里的百姓,可以免交一年赋税,毕竟在这里打仗,把这里祸害的不成样子,一定要做出一点补偿。第二点就是对与寿春城内的军民,可以让他们吃饱饭,开始开仓放粮,这就是柴荣的招数,他把军粮拉进来,对寿春城里的百姓发粮食,让他们度过难关,毕竟之前城里面已经出现了人吃人的事情,这样的恶性事件柴荣可不想可遇见。第三点就是柴荣下令可以让南唐的军队和百姓,愿意的可以回到长江以北,而且还发路费,这一招那是和郭威学的,这一招,郭威之前经常用,柴荣也是用这一招,主要的目的还是一个,稳定人心,聚拢人心,这一点还是很有用的,咱们举个例子吧,就像之前柴荣进攻后蜀的时候,俘虏了很多的后蜀将士,后来柴荣都把他们放了,而且还给路费。此后孟昶也很感激,就把柴荣周朝的一些被俘的将领送了回来,而且还写了一封信,这封信虽然柴荣没搭理。但是由此可见差荣善待俘虏的政策还是得到了一定的效果的。第四点就是号召原先逃荒的百姓,还有之前犯了事落草为寇的百姓全部赶回来,只要是当时没有滔天死罪的全部免死,回来之后,不允许再相互寻仇,要是有事可以找政府调节,要是有需要赔偿的或者需要一些补偿的,政府可以一起协商,但是那时绝对不允许相互私底下寻仇报复。第五就是之前在战乱中被抢走的家人,现在只要是能够找到的,政府全部出钱把他们赎回来。要是有什么不满意的,可以全部找政府,政府负责到底。第六点,之前在监狱里的人,只要是不是死刑,那么全部都放了,然后回去好好种地,报效国家。
最后一点,也是很让这些军人安心的一点,那就是对于那些战死的将士,不管是周军的还是南唐军全部都是一视同仁,然后对他们进行掩埋,不让他们暴尸荒野,让他们入土为安。这些措施可以说在很短的时间内,就把寿州的局势基本上稳定住了,柴荣不仅仅在行军打仗上面很厉害,在政治方面,也是很厉害的。在寿州的情况差不多的时候,此时汴州京城出现了问题,当然这里也不是坏事,而是好事,因为在柴荣二次亲征钱,他在开封还是搞了不少的东西的,这里面牵扯到了很多的东西,很多人也把这当成了柴荣的另一次改革,但是这里咱们先不详细说。到后面再讲。而此时在京城的是王朴,虽然王朴的能力很不错,但是他没权利啊,就算是柴荣把大权给他,他也不敢乱用啊,所以这就造成了柴荣走之前安排的一些事情,现在执行的不是很好,而且很多事情,没有柴荣的权威根本搞不下去,所以此时第柴荣有必要再赶紧回到京城一趟,而此时的寿州基本上也没啥事情了。所以柴荣决定,暂时在淮南休战,不要有什么大规模的动静。他回到京城看一下去。随后柴荣赶往京城,十几天之后,柴荣赶到了京城,此时迎接他的是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,毕竟终于拿下了寿州。这让满朝文武,还有周朝很多人都是振奋,而柴荣看着这些大臣,心里也是很骄傲的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