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楼之挽天倾 第388节(3 / 3)
&esp;&esp;莺儿上前一步,劝慰道:“姑娘。”
&esp;&esp;等贾珩领着薛蟠离去,薛姨妈再次痛哭起来。
&esp;&esp;贾政劝道:“外甥年纪轻,经事少,不知事理,这次身陷囹圄,虽遭一劫,但也庆幸没有丢掉性命,如是让旁人告发出来,只怕外甥的性命都保不住了。”
&esp;&esp;潜台词自是别怨着贾珩。
&esp;&esp;宝钗也劝道:“妈,珩大哥会想办法帮哥哥的,以后就在五城兵马司的监牢里,照顾也便宜。”
&esp;&esp;薛姨妈哭道:“怎么就到了这一步啊。”
&esp;&esp;前不久,珩哥儿还帮着她家求着皇后娘娘解决麻烦,现在怎么就将蟠儿送进监牢里了?
&esp;&esp;心头更是委屈,她现在哪敢去怨那位珩大爷?
&esp;&esp;自家儿子还攥在人家手心里,她以后还要求着人家,只是她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啊?
&esp;&esp;“妈,先进屋罢。”宝钗劝道。
&esp;&esp;说着,唤着同喜、同贵,搀扶着薛姨妈进得厢房。
&esp;&esp;而随着时间流逝,梨香院中的动静,终于也传到了荣庆堂。
&esp;&esp;贾母本来正要往宁府而去,闻听此讯,不由大惊,连忙领着凤姐、李纨、王夫人、元春等人一同过来,进入厅中,见着面上带泪的薛姨妈,以及一旁唉声叹气的贾政,皱眉问道:“政儿,这是怎么了?好端端的,大过年的,姨太太怎么哭起来了?”
&esp;&esp;心头暗道,别是……政儿欺负了人家?
&esp;&esp;心念及此,心头“咯噔”一下。
&esp;&esp;薛姨妈一见贾母,哭道:“老太太啊,蟠儿出事了啊。”
&esp;&esp;贾母近前,坐在薛姨妈身旁的绣墩上,惊讶道:“蟠儿,他又出什么事儿了?”
&esp;&esp;又……
&esp;&esp;显然先前身陷乱军一事,让贾母印象深刻。
&esp;&esp;贾政长叹了口气,解释道:“蟠儿的案子发了,现在被子钰带到大理寺去了。”
&esp;&esp;贾母面色微变,道:“怎么回事儿?”
&esp;&esp;贾政将经过一五一十叙说,唏嘘道:“圣上亲自过问此案,判罚外甥徒三年,罚作苦役,这案子才算彻底了结了。”
&esp;&esp;众人闻言,都是面面相觑。
&esp;&esp;王夫人脸色苍白,心头生出一股寒意。
&esp;&esp;那位珩大爷,竟将蟠儿送进去了?
&esp;&esp;贾政道:“如非子钰,蟠儿被旁人做筏子,发了此案,那时人命关天,再想了结,就不是这般容易了。”
&esp;&esp;元春玉容微顿,凝了凝眉,柔声道:“父亲所言甚是,文龙的案子人命关天,拖得越久,后患越大,如今能够借机了结,只监押三年,结果也不算坏了。”
&esp;&esp;贾母闻言,面现无奈,拉过薛姨妈的手,劝说道:“这等官面的事儿,一个不好,就容易被人揪着不放,那时上下盯着,人命官司,蟠儿想要轻判都是不能了。”
&esp;&esp;贾政再次叹道:“珩哥儿去宫里求旨,圣上还是给了恩典的。”
&esp;&esp;想起先前君臣和睦,其乐融融的一幕,心头也有几分羡慕。
&esp;&esp;众人七嘴八舌说着,自是在有意无意劝着薛姨妈,心里不要有埋怨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