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红楼之挽天倾 第408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等男爵的少年。

&esp;&esp;贾珩双手接过圣旨,然后一手托起,一手相邀说道:“戴公公谬赞,还请入厅中喝杯茶水,歇歇脚。”

&esp;&esp;戴权笑了笑,道了一声“请”,然后随着贾珩进入花厅。

&esp;&esp;二人进得厅中,戴权步伐一顿,看向坐在楠木椅子上的王义,面色一诧,转头看向贾珩,问道:“这位是?”

&esp;&esp;王义抬眸见到戴权,心头微动,快行几步,拱手一礼道:“前京营节度使之子王义,见过戴公公。”

&esp;&esp;贾珩凝了凝眉,没有说话,他倒想看看王义究竟作何表现。

&esp;&esp;戴权笑了笑,恍然道:“原来是王子腾之子,咱家说怎么看着有些面熟。”

&esp;&esp;王子腾整顿京营,酿成大乱子,差点儿致神京城遭受兵乱,后来因家眷死难王事,圣上怜悯其惨境,并未加以处置,听说现在赋闲在家。

&esp;&esp;戴权再次上下打量了一眼王义,笑问道:“你这是拜访贾子钰的?”

&esp;&esp;王义应了一声,然后看向一旁的贾珩,面上堆起笑意:“今儿个不是初一吗?就过来看看珩哥儿。”

&esp;&esp;听着王义自来熟的称呼,贾珩目光幽深几分,道:“王兄坐罢。”

&esp;&esp;伸手不打笑脸人,而且是当着戴权的面,当然态度也不用多热切。

&esp;&esp;事实上,对王家的态度,随着形势变化,他也会适时调整。

&esp;&esp;先前,从元春出宫后,王子腾这位原京营节度使,就已经失去了如原著那般“入阁为宰辅枢臣”的机会。

&esp;&esp;等到京营变乱,王家彻底没落,只能苟延残喘。

&esp;&esp;再之后,他既不会有意狙击,以免落人话柄,也不会如从前般贾王二家亲密无间。

&esp;&esp;这不仅仅是出于王子腾能力或者品行的怀疑,还是因为王家不听话。

&esp;&esp;一个不听话的盟友,就是一颗不定时爆炸的炸弹。

&esp;&esp;戴权见着二人的对话,眸光微动,倒也品出味儿来。

&esp;&esp;贾史王薛四大家,互为姻亲,同气连枝,荣辱与共,但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,先前王家势大,已有盖过贾家之象。

&esp;&esp;现在贾家后辈子弟争气,出了个贾子钰,王家没有心结才怪了。

&esp;&esp;因王义在一旁,戴权与贾珩也不好多说,随意寒暄了几句,喝了一盏茶,说要回宫复命,就离座告辞。

&esp;&esp;贾珩一直将戴权送至宁府门前,错身之间,将准备好的一万两银票塞过去,然后才返回厅中。可以说,人际关系的维持,永远不能等到事到临头再去求人。

&esp;&esp;王义依然在等候着,见到贾珩归来,起得身来,脸上就有几分不自然。

&esp;&esp;贾珩打量了一眼王义,也不绕圈子,问道:“王家兄弟,这次来是自己的意思,还是你父亲的意思?”

&esp;&esp;王义正准备着如何开口,闻听质问,脸色一变,一时不知如何回答,想了想,回道:“是父亲的意思,我等两家原为老亲,过年了也该多多走动才是。”

&esp;&esp;此刻,对上那一双审视的目光,王义心头竟生出一股自己都不愿承认的畏惧。

&esp;&esp;贾珩沉吟片刻,道:“好了,我知道了,王家兄弟若无他事,可先回去罢。”

&esp;&esp;王子腾向他低头认输,并不出奇,而王义只是过来表明态度,如是代表王子腾谈论什么,显然是不够格的。

&esp;&esp;现在他的态度就是礼收下了,人也见了,不冷不淡的态度算是传递到了。

&esp;&esp;虽然以王家为政治盟友的做法不可取,但如果只是顺水推舟做一次两次的政治交易,倒并无不可。

&esp;&esp;王义脸色难看,张了张嘴,显然被对方如驱赶苍蝇般随意打发出去,心头倍感屈辱,情知形势比人强,只得压下心头的愤懑情绪,拱手告辞。

&esp;&esp;而在这时,外间仆人来报,南安郡王、北静王、缮国公、治国公、齐国公、保龄侯史鼐,忠靖侯史鼐,几家府上各派了府里管家,过来送礼道贺。

&esp;&esp;此外还有京营部将派了家中管事登门送礼相贺,如果不是贾珩提前说过,不喜京营诸将群聚来贺,只怕宁国府的门槛都要被踏破。

&esp;&esp;无他,太招摇了。

&esp;&esp;但纵然是这样,比起贾珩封爵三等将军以及之后的晋爵一等将军,四王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