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楼之挽天倾 第453节(2 / 3)
&esp;&esp;贾珩转身,提起茶壶,给宝钗斟了一杯茶,白纹蓝色祥云的茶盅中,嫩绿茶叶一片片舒展开来,热气袅袅而升,裹挟着一股清香,端了过去,道:“我中午忙着……公务,倒没用着午饭,只随便吃些茶点对付了些。”
&esp;&esp;宝钗凝了凝秀眉,接过茶盅,脸上浮起关切之色,问道:“珩大哥怎么不注意着身子?”
&esp;&esp;贾珩笑了笑道:“平时用饭倒还按时的,但最近几天实在忙的狠,三所衙门的事务,都交织在一起,五城兵马司还好,还能吩咐手下人去做,但京营和锦衣府的事儿,需得自己亲自盯着,等过了元宵,事情就更多了。”
&esp;&esp;“珩大哥,如今管着这般多的兵马,是要忙一些,但还是要保重身子。”宝钗看向那石青色长衫的少年,这会儿侧坐在烛火旁,身形笔直,手中捧着茶盅,温润如玉。
&esp;&esp;其实,她还是喜欢他穿着蟒服官袍……
&esp;&esp;当然如今也很好,青衫落拓,意气自如,显得洒脱不羁了许多。
&esp;&esp;贾珩端起茶盅,抿了一口,将口齿之间的甜腻压了压,道:“还有家里的事儿,昨天宝玉又闹了那么一出儿,前几天并非有意不去梨香院,所以才说让妹妹来寻我。”
&esp;&esp;宝钗闻言,芳心就有些羞,垂下螓首,方桃譬李的脸蛋儿上,早已红润欲滴,低声道:“我原是知道的。”
&esp;&esp;如是去梨香院,倒没什么由头,最多一二次,就要惹人闲话。
&esp;&esp;所以,以后还是她来寻他好了。
&esp;&esp;念及此处,只觉心湖实在波动得厉害,诚不敢多想,连忙岔开话题,道:“说来,府上里里外外,都需要珩大哥拿主意,珩大哥还要忙着外面的差事,家里若宁遂一些,处置外面的事儿也好许多。”
&esp;&esp;对贾珩提及的宝玉之事,几乎提也不提。
&esp;&esp;贾珩点了点头企,盯着少女的脸蛋儿,思量着宝钗的性情。
&esp;&esp;如果评价昨天的事儿,那宝钗说什么都不好,一来摸不清他什么态度,二来如顺着他说宝玉不成器,需要教导,这就有背后道人长短之嫌。
&esp;&esp;“红楼原著中却说宝钗会做人、会说话,又说安分随时、自云守拙,那么怎么才能够做到既不道人长短,还要把话说到人心坎里,提供强烈的情绪价值,还不能沦落成凤姐那样,看似八面玲珑,实则真正的聪明人面前,又会觉得虚伪,那么只有一个可能,话虽少,但每每都是击中要害,时时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,不论是黛玉还是王夫人,无不如此,比如家里若宁遂一些……”
&esp;&esp;念及此处,面色幽幽,打量着对面的少女,不由有几分失神。
&esp;&esp;无怪前世钗黛之争,聚众纷纭,源源不绝,这是事业型的伴侣与精神伴侣之争。
&esp;&esp;宝钗见着少年怔怔失神,以为是看着自己,脸颊羞红,又羞又喜,轻唤一声:“珩大哥……”
&esp;&esp;贾珩收回神思,笑了笑道:“只是觉得妹妹秀外慧中,令人如沐春风。”
&esp;&esp;这般一想,倒觉得王家的好品行,都给了宝钗与元春两个表姐妹,留给自己的只有刻薄以及蠢笨。
&esp;&esp;宝钗闻言,低声道:“珩大哥过誉了。”
&esp;&esp;她又何尝不是?
&esp;&esp;都说眼前少年锋芒毕露、咄咄逼人,前日她也见到一些,锋芒是有,但有礼有节,丰仪俨然,气度也令人心折,如今待她温润如玉,并无少年人的骄横之气。
&esp;&esp;这时,晴雯从外间而来,领着端了饭菜的几个丫鬟,在小几上摆放着。
&esp;&esp;贾珩道:“妹妹,洗洗手,用饭罢。”
&esp;&esp;宝钗应了声,也不多言。
&esp;&esp;而后,两人拿起筷子,慢条斯理用着。
&esp;&esp;贾珩停箸,抬眸看着对面的宝钗,少女动作很是秀气,吃饭也无异声,那种娴雅、宁静的气韵,浸润在一举一动中。
&esp;&esp;“珩大哥看……看我做什么?”宝钗手中汤匙顿了下,拿过手帕,擦了擦唇,略有几分讶异问道。
&esp;&esp;“鲜肤一何润,秀色若可餐。”贾珩不假思索道。
&esp;&esp;宝钗白腻如梨蕊的脸颊,腾得羞红,明眸微垂,拿起汤匙搅着茶盅中的燕窝粥,冰润玉清的声音轻轻响起:“善人所至处,凤仪气芝兰。”
&esp;&esp;贾珩面色微顿,不由失笑,暗叹宝钗文学素养同时,却也停了“商业互吹”,拿起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