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红楼之挽天倾 第556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p;妙玉这时,抬眸看向贾珩,觑见少年胸前衣襟哭湿的一片,眸光低垂,贝齿咬着下唇,真是没脸见人了。

&esp;&esp;贾珩察觉到妙玉的目光,并不在意,而是道:“师太擦擦脸上的眼泪。”

&esp;&esp;说着,递过去一方手帕。

&esp;&esp;妙玉伸手接过,扭身擦了擦眼泪,正要向着袖笼里揣。

&esp;&esp;“师太。”贾珩伸手轻轻抓住手帕一角,妙玉都“昧”他好几块儿手帕了。

&esp;&esp;妙玉低声道:“弄脏了,贫尼洗洗再给你。”

&esp;&esp;“无妨,眼泪而已,又不脏。”贾珩面色顿了下,低声说道:“再说要洗,也应该是洗衣裳吧?”

&esp;&esp;妙玉:“……”

&esp;&esp;心头闪过一抹羞恼,这人什么时候都不忘取笑她。

&esp;&esp;贾珩拿过手帕,说着,落座下来,端起小几上的绿玉斗,呷了一口茶,道:“等会儿需到锦衣府审问桉子,那时我问问这桩桉子,回头再和师太说。”

&esp;&esp;妙玉也坐了下来,看了一眼那气定神闲的少年,点了点头,“嗯”的一声,不再言语。

&esp;&esp;贾珩坐了一会儿,放下绿玉斗,道:“就先这样,回头再说吧。”

&esp;&esp;“那我送送珩大爷。”

&esp;&esp;说着,妙玉将贾珩送到门外,目送着贾珩身影消失在月亮门洞外。

&esp;&esp;“妙玉姐姐。”就在这时,从廊檐下忽而传来惜春的幽幽声音,似从墙角折弯处过来。

&esp;&esp;妙玉几乎吓了一跳,转眸看去,暗道,惜春她什么时候来的?

&esp;&esp;“妙玉师父惦念之事,可有了结果?”惜春抿了抿樱唇,看了一眼脸上泪痕犹在的妙玉。

&esp;&esp;方才妙玉和他搂在一起,她都瞧见了。

&esp;&esp;妙玉点了点头,旋即又摇了摇头。

&esp;&esp;忠顺王失势,父母大仇得报,虽未平反,但也算有了结果,而旁的事儿,应无结果了吧。

&esp;&esp;第500章 门庭若市的荣国府

&esp;&esp;通政司衙门

&esp;&esp;一大早儿,通政使程信在衙前的石狮子跟前儿,落了轿子,耳畔传来阵阵喧闹声看,就是一愣,低声道:“怎么这般多人?”

&esp;&esp;目之所及,着七品官袍科道御史、主事,另外还有大理寺、刑部的六七品官吏,围拢着一起,窃窃议论。

&esp;&esp;这时,随着程信进得通政司官衙,通政司廊檐下的官吏,齐齐向着身为当朝九卿之一的程信作揖行礼。

&esp;&esp;程信拱了拱手,算是统一还礼,然后,举步向着从衙门牌楼中,迎出的通政司左通政郑旭林一行人走去。

&esp;&esp;大汉会典载:“通政使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。”

&esp;&esp;“进衙再说。”见郑旭林开口要说些什么,程信摆了摆手,示意其不必多言,而后在随员、扈从的簇拥下,进得官厅。

&esp;&esp;程信刚刚落座在条桉后,问道:“今个儿怎么这般多人?”

&esp;&esp;“还不是昨日地龙翻动,皇陵坍塌闹的,锦衣缇骑大索全城,抓捕了工部、户部还有内务府官员,今一早儿,门前就来了这些科道,上递奏疏。”着四品绯色官袍的左通政郑旭林,头发灰白,双眉细长,瘦削脸,低声说道:“刚刚内阁舍人过来,说内阁刚拟了诏旨,忠顺王爷因监造皇陵贪腐,已被废为庶人了!”

&esp;&esp;程信闻言面色微变,道:“怪不得。”

&esp;&esp;说着,摆了摆手道:“将归类的奏疏拿过来,本官看看都是什么?”

&esp;&esp;在早期通政司之制中,就连通政使也无权翻阅奏疏,而只能转递御前,但随着时间流逝,“拆封类进”和“副本备照”制度的盛行,使得一些奏疏在未曾进奏御前,就被通政使所知,进而可能泄漏给当事人。

&esp;&esp;当然,一旦形成了弹劾风潮,再想要为当事人遮掩,那就自己折进去的风险甚大。

&esp;&esp;当然,经过贾珩建军机处后,军机奏疏一概以机匣密封,不经通政使司而直递军机处,为此军机处与内监在宫门左近设接收奏疏。

&esp;&esp;程信翻阅着奏疏,眉头皱了皱,忽而觉得手中的奏疏格外烫手。

&esp;&esp;因为这是一封弹劾当朝阁臣赵翼的奏疏。

&esp;&esp;分明,随着忠顺王被处置的圣旨,经由内阁明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