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楼之挽天倾 第645节(2 / 4)
&esp;&esp;见少年冷笑,谢兴科心头一凛,不敢多言。
&esp;&esp;身后不远处的通判伍宗义凝了凝眉,心头蒙上一层阴霾。
&esp;&esp;听说这位贾子玉是宁国之后,如今携圣命而来,只怕不会容忍这些粮米商人。
&esp;&esp;河南府六位通判之一的通判徐忠清,脸色明晦闪烁,不时看一眼谢兴科,不时偷瞧那蟒服少年。
&esp;&esp;这时,锦衣千户刘积贤进来,贾珩目光扫过谢兴科,沉声道:“等孟府尹过来,让他到后衙过来见本官,你们先下去从府库购买米肉果蔬,供应京营大军。”
&esp;&esp;谢兴科拱手道:“是,大人,只是府库中只能供应大军五日。”
&esp;&esp;“知道了。”贾珩摆了摆手,示意几人下去。
&esp;&esp;贾珩随着咸宁公主,前往后衙,身后的夏侯莹亦步亦趋跟着。
&esp;&esp;咸宁公主清声道:“先生,河南府粮秣不足,可否以神京和巴蜀等地转运?”
&esp;&esp;方才就有一肚子疑问,此刻正好问着先生。
&esp;&esp;贾珩皱眉道:“太远了,糜费甚巨,大耗民力,洛阳原是百万人口的大城,南北漕运中心,以其粮储,供应我军军需不难,哪怕是先行购买粮食,也比远输粟米省力的多。”
&esp;&esp;故而都是当地官府藩库供应,朝廷再拨付银两购置。
&esp;&esp;咸宁公主道:“可先生怎么又从京营派了四万步卒随行?按照先生的布置,仅仅是骑卒就足以剿灭高月”
&esp;&esp;这也是她先前疑惑的地方,从先前来看,四万骑卒足以剿灭河南叛乱。
&esp;&esp;贾珩自不好说,他有意将河南变成自己的统治根基,而是换了一种解释说道:“还是为了镇抚,贼寇起势,百姓闻而踊跃附逆,可见河南吏治败坏已到了不得不整顿的地步,我为军机大臣,又为锦衣都督,就算不能即行整顿,也要处置一批,如今以步卒分驻各地,一来防患于未然,二来做些实事,挽回民心,三来,我还有些担心山东方面,如今领步骑八万,就有威慑山东白莲之意,如山东教匪起事,也能有备无患。”
&esp;&esp;其实,还有一层,放在京营不带出来,就不属于他的兵马,只有带了出来,才能归他调度。
&esp;&esp;咸宁公主思索了下,说道:“先生,现在河南无粮,如需抚镇,也少不了粮秣了。”
&esp;&esp;“殿下说的对,所以当务之急还需得暴力催收。”
&esp;&esp;“暴力催收?”咸宁公主思忖着这几个字,心头一亮,低声道:“卫、郑二藩欠缴的粮税,先生是要催缴过来?”
&esp;&esp;贾珩冷声道:“这么多年,欠缴少说也有几百万石,如今国家多事,彼等累受皇恩,也应该顾全大局,连本带息地吐出来。”
&esp;&esp;咸宁公主面色顿了顿,试探道:“太后家的亲戚如韩国太夫人家,还有一些远房亲卷不少也定居在洛阳,先生收拾停当,我们一起去探望一下?”
&esp;&esp;贾珩默然片刻,点了点头道:“等下布置完兵力调动,就随着殿下去探望下韩国太夫人。”
&esp;&esp;咸宁公主闻言,心头不由生出一股欣喜,低声道:“先生,如有太后族人帮着解说大局,来自重华宫的闲言碎语也能少一些。”
&esp;&esp;贾珩转眸看了一眼咸宁公主,目光温和几分。
&esp;&esp;咸宁公主被这一眼看的不自在,微微垂眸,脸颊已然浮起一层红晕。
&esp;&esp;她就是想着力所能及地帮着先生。
&esp;&esp;第557章 贾珩:将此獠拿下!
&esp;&esp;卫王府
&esp;&esp;这是一座占地广阔,用尽七五亲王之制的宫城,下用巨石,上砌以砖,周方植以郁郁林木影蔽环绕,内建巍峨四方宫墙,通四门出入,城楼垛口可见王府护卫和家丁持刀警视,庄园内建亭台楼阁,殿宇水榭,左设有宗庙,右立有社稷,虽因规制之因,较神京城内宫苑,高大轩峻稍逊,但内部富丽堂皇不输丝毫。
&esp;&esp;题有“端礼”二字匾额的殿宇中,明堂下的罗汉床上铺以软褥毛毯,卫康亲王一身蟒龙服,安然而坐,身旁还有两个云堆翠髻、衣衫艳丽的妇人,年纪二十出头,容颜姣好,花枝招展,都是这位亲王新纳的妃子。
&esp;&esp;这位亲王年岁四十出头,身材微胖,面皮白净,嘴角下有一颗黑痣。
&esp;&esp;王府长史官卓先安,则跪坐在左边一张漆木条形桉几后,手中端着一个酒杯,看向正在玉阶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