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红楼之挽天倾 第1111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不出是羡慕还是不甘。

&esp;&esp;他都一等侯了……

&esp;&esp;曹氏笑着将荣庆堂中的众人表情收入眼底,拉了拉两个女儿的手。

&esp;&esp;李纹和李绮此刻的脸上倒没有那般复杂的情绪,于两个少女而言,不过是听着一个原本就在清华北大上学的邻家哥哥,又拿到了藤校的offer,虽然有所惊异,但也与自己没有太多利益相关。

&esp;&esp;显然不如一路看着贾珩从一介布衣成长到侯爵的心思复杂。

&esp;&esp;至于众人七嘴八舌说着之时,甄兰轻轻拉了拉身旁坐着的甄溪的手,在灵气如溪的眉眼疑惑中,附耳低声道:“溪儿现在是侯爵夫人,开心不开心?”

&esp;&esp;甄溪心头“呀”了一下,粉腻如雪的脸颊羞红如桃芯,羞嗔道:“姐姐浑说什么呢。”

&esp;&esp;她算哪门子侯爵夫人?不过是珩大哥的妾室,给珩大哥暖被窝的……

&esp;&esp;念及此处,少女脸颊羞红,轻轻抚着戴在中指之上的戒指,心湖中不由想起那天与贾珩同床共枕,相拥而眠的经历。

&esp;&esp;少年温言软语,体贴入微,好像温泉一般拥抱着少女,没有来贾珩身边儿之前嬷嬷交代的那般……只有温馨和甜蜜。

&esp;&esp;第854章 崇平帝:……朕久厌之矣!

&esp;&esp;大明宫,内书房

&esp;&esp;已是过晌时分,待在熙和宫中的宴饮群臣散去之后,崇平帝留下贾珩单独问对。

&esp;&esp;而此刻贾珩受封一等永宁侯的消息也随着朝臣三三两两的出宫,向着整个神京城的大街小巷扩散,为酒楼茶肆的神京百姓津津乐道,议论不停。

&esp;&esp;内书房,红木御桉之后,中年皇者坐在梨花木椅子上,目光欣赏而温和地看向那依然保持恭谨之态,拱手而立的蟒服少年,说道:“子玉,坐吧。”

&esp;&esp;“谢圣上。”贾珩轻声说着,在戴权搬来的一个绣墩上落座下来。

&esp;&esp;崇平帝问及方才一事,道:“方才朕说要见见多铎,子玉似另有打算?”

&esp;&esp;显然对这位天子而言,方才执虏酋于陛前的装逼之路,在施法前摇时就被打断有些异样。

&esp;&esp;当然,情知贾珩必有深意。

&esp;&esp;贾珩神情认真说道:“圣上,那多铎十分狂悖和猖狂,如是在朝会之上说出大逆不道之言,恐怕会折损我大汉士气,微臣以为,待下次朝会之上,圣上执问其罪,降以雷霆,女真俘虏也在太庙献俘,或可激励我大汉民心士气,而此举或可对和战之争,乾纲独断,一锤定音。”

&esp;&esp;既然是总导演,那么就要控制一下剧情,对崇平帝这种擅自给自己加戏的做法需要制止,否则打乱了他的叙事节奏。

&esp;&esp;崇平帝闻言,心头微动,点了点头说道:“这样也好,朕原本也是想着让明正典刑,以示天下,如今朝堂之上和议之论四起,是需要好好绸缪一番才是。”

&esp;&esp;可以说此刻的崇平帝对贾珩几乎言听计从。

&esp;&esp;战报文字再是花团锦簇,也没有亲眼所见女真亲王登上囚车,更让人视觉冲击,这对崇平帝也是一样。

&esp;&esp;贾珩默然片刻,离座起身,拱手相拜说道:“圣上,先前楚王遇刺一事,是微臣失察不知,有怠忽之责,还请圣上责罚,微臣自请辞去锦衣都督一职,还请圣上恩准。”

&esp;&esp;这自是以退为进,功封一等侯,也需要收敛一些锋芒。

&esp;&esp;崇平帝道:“朕没有想到这些余孽竟还在兴风作浪,此事与你何干?楚王遇刺之时,你还在查办甄家,赵王余孽等人原就是蛇蝎心肠,如今更是丧心病狂,谋刺宗藩!”

&esp;&esp;眼前少年已经做了太多太多事,从至江南以来,一边整饬盐务,一边还要打仗,中间还去了一趟粤海,解决濠镜之事,这一路几乎都没有停下脚步。

&esp;&esp;况且原本那桩旧事,牵扯前朝秘辛,原不该让他过多插手。

&esp;&esp;至于锦衣府,一直用来对外刺探虏情报,内部五所事务,眼前少年也从不过问。

&esp;&esp;念及此处,中年皇者面色顿了顿,沉声道:“既已知晓是这些人,剩下就好办了,此事子玉你不用理会,朕让戴权还有锦衣府去查一查,你再从锦衣府中选派一些人保护好宗室,凡是查到踪迹线索,交给戴权。”

&esp;&esp;说着,看向戴权,沉声说道:“让你手下的内卫动起来,还有南省的尚勇继续在江南查察此桉,务必要将赵王一党深挖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