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楼之挽天倾 第1149节(3 / 3)
有不通之处,还需子玉提点才是。”
&esp;&esp;终究是年轻人,养气功夫没有修炼到家,此刻的表演痕迹就有几许重。
&esp;&esp;一旁正与咸宁公主小声说话的魏王妃严以柳抬起螓首,英秀眉宇之下,明眸凝起,看向那正说话的二人。
&esp;&esp;贾珩道:“殿下言重了,这半年来,我从河南到金陵,五城兵马司的事务也没有怎么过问过,都是殿下和范先生打理,而衙门中各项都井井有条,可见殿下之能为,足以领五城兵马司城防治安之任,此外,女真虏势汹汹,我今后需要全力应对东虏,也余暇处置五城兵马司事务。”
&esp;&esp;总而言之,事务太过繁忙、紧要,这疑是一个合理的借口。
&esp;&esp;哪怕记载邸报上的话语都是,永宁侯贾珩因另有重任,不再担任五城兵马司指挥使一职,主动辞去相关职务,改由魏王接任。
&esp;&esp;魏王陈然则是感谢永宁侯贾珩,五城兵马司改制以来的卓越贡献。
&esp;&esp;什么,御史弹劾?阁臣疑虑?这都不存。
&esp;&esp;魏王闻言,定了定神,压下心头的狂喜,温声说道:“子玉如今为军机大臣,全权负责对虏战事,职责是要重一些。”
&esp;&esp;经过这近一年的问事,他因为担任功曹,已经初步得到了五城兵马司中下层将校的归心,但头上始终有着一个人压着,而且五城兵马司的事务也是由那位举人出身的范主簿署理,手脚更为伸展不开。
&esp;&esp;这时,见着这一幕,咸宁公主清眸闪了闪,心头幽幽叹了一口气,接过话头,柔声说道:“王兄,先生,后厨饭菜已经做好,一同用饭吧。”
&esp;&esp;魏王目光热切地看向那少年,道:“子玉累了一天,先用晚饭吧,边吃边聊。”
&esp;&esp;贾珩点了点头,旋即,众人围着一张桌子落座下来,周围的女官和丫鬟开始端上洗手的脸盆和毛巾等物。
&esp;&esp;魏王陈然转眸看向咸宁公主,面上带着长兄般的温和,打趣说道:“五妹和婵月是跟着子玉去锦衣府听差了?”
&esp;&esp;咸宁公主轻笑道:“王兄,我就是跟着先生跑跑腿,顺便长长见识,学点儿东西,魏王兄自从开府观政之后,宫中也不似往常那般热闹了。”
&esp;&esp;说到最后,少女声音就有几分唏嘘感慨。
&esp;&esp;随着魏王兄开府,也渐渐开始变得陌生了,处处透着精明的算计。
&esp;&esp;而且对她虽然仍然关心,但明显不如以往纯粹。
&esp;&esp;魏王面容现出感慨之色,说道:“姐妹们大了,也不能一直外游荡玩闹,也当为父皇分忧才是。”
&esp;&esp;说着,看向咸宁公主身旁的李婵月,问道:“婵月,姑母怎么没有回来?”
&esp;&esp;李婵月一旁安安静静听着几人说话,闻言,郁郁眉眼间的眸子垂下,说道:“魏王兄,娘亲她金陵忙着内务府的事儿,有些走不开。”
&esp;&esp;娘亲她这会儿养胎,这话怎么给人说?
&esp;&esp;“太后也很是想着姑姑,年前不知能不能回来?”魏王温声道:“江南那边儿的事儿暂且交办给下面人就是了。”
&esp;&esp;如果当初不是晋阳姑姑排斥,三舅舅此刻应该内务府作事,他现开了府以后也不用打着饥荒。
&esp;&esp;幸南安郡王府还有母后私下里接济一些。
&esp;&esp;藩王开府以后,尤其是魏王这样的亲王,刚开始就没有多少俸禄,当然俸禄足够用,但魏王需要暗中培植党羽,礼贤下士,光凭借那些俸禄显然不够用。
&esp;&esp;贾珩面色顿了顿,端起茶盅,解释说道:“江南金陵体仁院三大织造局后续还要厘定经纬,内务府那边儿还要耽搁几个月,而且开海之后,商贸激增,内务府要组织船队下南洋经商,也需长公主殿下亲自坐镇。”
&esp;&esp;魏王陈然点了点头,说道:“江南金陵那边儿落下亏空,是要尽力填补上,孤这段时间也从邸报上瞧见了,甄家这些年实闹得有些不像。”
&esp;&esp;江南甄家一倒,楚王兄背后就再可以支撑之处,势力必将大为缩小。
&esp;&esp;贾珩道:“圣上已经惩治过甄家,其一应家资也被抄没入官,如今也算尘埃落定。”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