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楼之挽天倾 第1159节(2 / 3)
esp;&esp;皇太极沉吟说道:“那就依范先生所言,只是这永宁侯如何对付?他已是我心腹之患!其人所写那本三国,朕览之后,以书观之,就颇见魏武诡诈之心。”
&esp;&esp;自从此人出世以来,开始诸般不顺了起来。
&esp;&esp;范宪斗拱手说道:“皇上,此人原为宁国庶支,汉廷开国功勋的落魄子弟,因着三国话本,而受汉皇宠信简拔,以未及弱冠之龄而骤登军机高位,所谓行高于众,人必非之!而汉皇狐埋狐搰,外宽而内忌,待寻得良机,就可使出离间之计,微臣以为不应计较一时之短长。”
&esp;&esp;皇太极安静听着,目中若有所思,低声道:“范先生所言甚是。”
&esp;&esp;离间之计就是皇太极使来对付袁崇焕的手段。
&esp;&esp;而有一种说法,平行时空的皇太极就是从《三国演义》中的蒋干盗书得到的启发。
&esp;&esp;豪格下方听着,面色笼着寒霜,心头却已冷笑连连。
&esp;&esp;说来说去,还不是要沙场决胜,那一开始为何议和?这些汉人惯会避重就轻。
&esp;&esp;皇太极道:“额哲那边儿可有消息?还是不愿奉朕为可汗?”
&esp;&esp;十年前,当时的女真平灭朝鲜,女真诸部以及蒙古尊称皇太极为可汗,而当时的察哈尔蒙古也向皇太极奉了贺表,但却始终不曾以朝贺可汗之礼去盛京觐见皇太极。
&esp;&esp;以往,女真腾不出手,或者说出于稳定人心考虑,引而未发,是谓二汗共尊。
&esp;&esp;多尔衮强压心头的悲伤,说道:“额哲说,他身为黄金家族的子弟,几百年的草原共主,不敢弃绝祖宗基业。”
&esp;&esp;皇太极冷声说道:“冥顽不灵!”
&esp;&esp;多尔衮拱手说道:“皇兄,额哲手下奈曼部已有臣服之意,只是想要与我朝联姻,求娶固伦公主淑哲公主。”
&esp;&esp;淑哲公主是皇太极的第七女,是布木布泰所出,算是皇太极比较喜欢的小女儿。
&esp;&esp;而额哲的察哈尔蒙古共有八个鄂托克,奈曼等最大的三部,因为地处东边与女真接壤,早已有臣服女真之心,不过反叛黄金家族的后裔,仍有些迟疑。
&esp;&esp;皇太极目光深沉,说道:“允其所请,克什克腾和敖汉所部呢?”
&esp;&esp;多尔衮道:“两部仍犹疑不定,不愿出兵相随。”
&esp;&esp;其实两部面对汉廷的出兵中,一直是配合着皇太极。
&esp;&esp;“待年前朝贺之时,朕再质问二部。”皇太极冷声说着,沉声问道:“两白旗备战的如何?”
&esp;&esp;这次出兵,主要是以多尔衮、多铎和阿济格的正白、镶白旗作为先锋,前期的准备工作也是两人着手。
&esp;&esp;当然,等到讨伐察哈尔,肯定是发倾国之兵,这是女真形成后世完全体的最后一战。
&esp;&esp;阿济格出班说道:“皇上,臣弟已经先一步派人向察哈尔打探消息。”
&esp;&esp;皇太极面色阴沉,说道:“朕明年打算改国号为清,改元崇德,如额哲不来朝觐,待举行大典之后,就要讨伐察哈尔,天二日,国二君,草原之上怎么能有两位可汗?”
&esp;&esp;下方一众亲王、贝勒纷纷称是。
&esp;&esp;皇太极这时看向代善,说道:“礼亲王留下,诸卿先退下吧。”
&esp;&esp;下方正自耷拉着眼皮,似睡着的代善,闻言睁开眼眸,心神微凛。
&esp;&esp;随着众人离去,偌大的显德殿中剩下礼亲王代善和皇太极兄弟两人。
&esp;&esp;两人沉默半晌,皇太极看向满头白发的代善,叹道:“兄长,硕讬之事,是朕考虑欠妥了。”
&esp;&esp;代善闻听此言,连忙跪将下来,拱手道:“皇上,硕讬为国出使,纵身遭不测,也是死于社稷,死得其所。”
&esp;&esp;皇太极看向跪地上,头发灰白的代善,从金銮椅上下来,双手搀扶起代善,道:“地上凉,兄长快起来,有件事儿还要征询兄长的意见。”
&esp;&esp;这时,皇太极的太监总管给周围侍奉的两位内监使了个眼色,然后徐徐退出宫殿。
&esp;&esp;代善说道:“皇上但请示下。”
&esp;&esp;“朕春秋已高,早年随着父皇南征北战,也落了一些病根,如今太子未立,朕观诸子之中,尚合朕心意者。”皇太极说着,将一双幽晦难测的目光看向代善。
&esp;&esp;代善面色一滞,支支吾吾道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