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红楼之挽天倾 第1273节(3 / 3)

加入书签

吸了一口气,说道:“这就好,我想着也是,珩哥儿前不久不是刚刚打赢了一场胜仗,怎么也不至于丢掉了什么关隘,果然不是他负责的那一块儿。”

&esp;&esp;可以说,贾珩领兵在北方打仗,整个宁荣两府当中,可能贾母是唯一一个知道这场战事重要性的人。

&esp;&esp;如果大败,那眼前的烈火烹油,鲜花着锦,都将成为过眼云烟,荡然无存。

&esp;&esp;而薛姨妈脸上的忧色也渐渐散去了一些,但目光闪烁,也不知在想着什么。

&esp;&esp;王夫人在一旁抿了抿唇,面无表情,心底深处却隐隐生出一丝期待。

&esp;&esp;贾政又说了几句话,起身告辞说道:“母亲,如无旁事,我先行回去了。”

&esp;&esp;“去歇着吧。”贾母挥手示意贾政离去,苍老面容上现出一抹凝重之色,低声说道:“鸳鸯,去唤凤丫头,让她这几天准备准备去清虚观打一场斋醮,祷告祷告。”

&esp;&esp;这个凤丫头也不知怎么了,最近总往东府去跑,就算和珩哥儿媳妇儿说话解闷儿,也不能成天待在那儿吧。

&esp;&esp;鸳鸯应了一声,然后去了。

&esp;&esp;这时,王夫人看向贾母,说道:“老太太,这战事。”

&esp;&esp;贾母叹了一口气道:“珩哥儿这一仗打好了,咱们贾家至少是三十年的富贵,宝玉他将来不管是从文还是习武,都有人看护着,如果……不会有那么一遭儿,但真有了不好,一家子都不会安生。”

&esp;&esp;王夫人闻言,面色怔忪了下,目光见着一抹惊惧,心头有些不是滋味。

&esp;&esp;什么时候贾家的荣辱兴衰已经系在那位珩大爷身上了。

&esp;&esp;薛姨妈笑了笑,连忙岔开话题说道:“老太太放心好了,珩哥儿什么时候让咱们担心过,他这二年,凡是打仗就没有不胜的。”

&esp;&esp;想来这一次也能取得大胜,回来向宫里求娶着她家宝丫头。

&esp;&esp;嗯,对了,等会儿得回去问问宝丫头,究竟和珩哥儿有没有……夫妻之实?

&esp;&esp;如果万一……

&esp;&esp;贾母点了点头,面上现出和善的笑意,说道:“珩哥儿打仗的能耐,和开国那些勋贵都差不了多少。”

&esp;&esp;众人说着自我安慰、开解的话语,原本荣庆堂中的凝重氛围倒也稍稍消解了许多。

&esp;&esp;而就在这时,一个嬷嬷进入厅堂,向着贾母说道:“老太太,南安太妃与南安王妃来了。”

&esp;&esp;贾母闻言,面色一愣,情知南安太妃过来多半是说着吓唬人的话,每次过来都是这样,心头就有些不想见,但毕竟是多少年的老亲,如是拒了也有些太伤情面,沉吟道:“去将人迎过来吧。”

&esp;&esp;王夫人起身,说道:“老太太,我去迎迎。”

&esp;&esp;“嗯,应该的。”贾母点了点头,而后,端起一旁的茶盅抿了一口。

&esp;&esp;心底打定了主意,等那南安太妃过来,无论她说什么,她都只虚应其事。

&esp;&esp;不大一会儿,南安太妃与南安王妃罗氏在王夫人的引领下进入厅堂。

&esp;&esp;第954章 谢再义:以多击少,以逸待劳,如何不胜?

&esp;&esp;暂且不提南安太妃来到贾府荣庆堂如何搬弄是非,却说宣府镇,宣化城——

&esp;&esp;自前日豪格和岳讬持续勐攻数日,然后陡然撤军并于独石口勐攻,可以说将整个声东击西的战术用到了极致。

&esp;&esp;而后,豪格和岳讬丢下李国翰、佟图赖所领的汉军旗以及蒙古巴林所部过万骑军,径直绕袭扑向居庸关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