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李瓒与贾珩寒暄而罢,看向一旁的河北诸将,介绍道:“这是经略副使邹靖,河北提督康鸿,山东提督陆琪……” &esp;&esp;就这般一个个介绍而罢,众人也纷纷上来抱拳拱手行礼,贾珩一一与几人寒暄招呼着,浩浩荡荡进入身后的北平府城。 &esp;&esp;府城上下的军卒都以崇敬的目光看向军容严整、旌旗鲜明的京营骑军。 &esp;&esp;而北平府城">
阅读历史 |

红楼之挽天倾 第1292节(1 / 3)

加入书签

&esp;&esp;李瓒与贾珩寒暄而罢,看向一旁的河北诸将,介绍道:“这是经略副使邹靖,河北提督康鸿,山东提督陆琪……”

&esp;&esp;就这般一个个介绍而罢,众人也纷纷上来抱拳拱手行礼,贾珩一一与几人寒暄招呼着,浩浩荡荡进入身后的北平府城。

&esp;&esp;府城上下的军卒都以崇敬的目光看向军容严整、旌旗鲜明的京营骑军。

&esp;&esp;而北平府城中的地方官员和士绅,则是目不转睛地看向那骑在枣红色骏马之上,与李瓒并辔而行的贾珩。

&esp;&esp;永宁侯可真年轻……

&esp;&esp;这是北平府的地方都司兵马见到贾珩的第一印象。

&esp;&esp;北平都司官署

&esp;&esp;贾珩随着李瓒落座下来,并未坐在主位。

&esp;&esp;李瓒笑了笑,说道:“子玉,可曾带了那皇太极的首级?可否让我等一观奴酋首级?”

&esp;&esp;此言一出,厅堂中的众将都目光灼灼地看向那少年,面上满是期待。

&esp;&esp;作为受皇太极袭扰的一众河北将校,对女真高层的人物并不陌生。

&esp;&esp;贾珩道:“贾芳。”

&esp;&esp;其实也能察觉出李瓒的心思,为河北的将校重塑信心,女真再是骁勇又如何?奴酋皇太极的人头都留在了大汉。

&esp;&esp;“末将在。”一个小将从外间而来,拱手应命。

&esp;&esp;贾珩道:“去将皇太极的人头取来。”

&esp;&esp;贾芳闻言,抱拳应命,然后折身取着头颅去了。

&esp;&esp;第965章 李瓒:观此头颅,可下酒两斤!

&esp;&esp;北平府城,厅堂之中,众将列坐在一张张梨花木制椅子上,脸上满是期待之色。

&esp;&esp;皇太极的人头,谁不想看看?

&esp;&esp;不大一会儿,贾芳去而复返,手里捧着一个黑红桃木精制的锦盒,行走之间,虎虎生风,年轻朝气的脸上满是坚定之色。

&esp;&esp;厅堂中的诸将都不错眼珠地看向那锦盒,不知为何,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。

&esp;&esp;贾珩放下茶盅,看向贾芳,说道:“将锦盒打开。”

&esp;&esp;一个着飞鱼服的锦衣府卫,近前,帮着贾芳一同将锦盒打开,顿时,一股澹澹的血腥气逸散开来,厅堂中的诸将心头微惊,旋即都伸长了脖子看向那锦盒。

&esp;&esp;李瓒此刻心神也有几分激动,目光紧紧盯着那打开的锦盒。

&esp;&esp;贾珩道:“将奴酋的人头给诸位大人一观。”

&esp;&esp;贾芳应诺一声,然后捧着锦盒近前,一些北平府的文官面上就现出一抹惧色,而武将则是两眼发光,目光死死盯着那锦盒中的人头。

&esp;&esp;“是奴酋皇太极,我在蓟镇唐总兵手下为将时,远远见过一面,的确是此人!”这时,一个武将忽而激动开口道。

&esp;&esp;其他人也七嘴八舌说着,语气激动而欣喜。

&esp;&esp;奴酋人头,这皇太极说不好听话,大小是一国之君,如今却被硝制了头颅,供大家观赏,当真是平生快意之事。

&esp;&esp;李瓒此刻看向锦盒中的人头,脸上带着微笑,环顾左右说道:“奴酋虽皓首苍髯,但也不减英豪匪气,观此头颅,可下酒两斤!”

&esp;&esp;这句话就说的相当有水平,文雅中有着几许史书的厚重感。

&esp;&esp;倒也让贾珩多看了一眼。

&esp;&esp;而在场诸将传阅锦盒,近距离观着那头颅,口中啧啧称奇。

&esp;&esp;待众将看过皇太极的头颅,贾珩让贾芳将锦盒盖好,目光逡巡过不远处的一众军将,问道:“哪位是曹变蛟曹将军?”

&esp;&esp;此言一出,厅堂中的诸将面色微动,转眸看向一旁的年轻小将曹变蛟。

&esp;&esp;曹变蛟霍然起得身来,其人高有七尺,身形挺拔,昂首挺胸,拱手道:“末将曹变蛟,见过永宁侯。”

&esp;&esp;贾珩打量着青年小将,面带笑意,赞道:“曹将军密云一役,阵斩阿达礼,今日一见,果是豪杰气概。”

&esp;&esp;曹变蛟抱拳道:“永宁侯平安州大捷,轰毙皇太极,名震海内,才是真正的英雄豪杰。”

&esp;&esp;在场一众将校闻言都面色愕然,河北提督康鸿则有些担忧地看向曹变蛟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