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红楼之挽天倾 第2420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&esp;&esp;建兴元年不知不觉进入年末,建兴元年十二月的一场冬雪飘落至关中大地,紧锁大地。

&esp;&esp;工部运来大批煤炭至东西两市售卖,而煤球技术也被研制出来,这种物美价廉的石炭作为百姓的取暖之用,关中百姓前往黄河乱砍乱伐的情况也就减少许多。

&esp;&esp;神京城,京兆府衙门——

&esp;&esp;新任京兆府尹宋瑄正在与几个通判叙话,说道:“冬日,大雪成灾,三辅之地凡有房屋坍塌之家,皆奏禀于衙门,由官府拨付钱粮修缮,务必不使百姓曝野过冬。”

&esp;&esp;一众通判开口应是。

&esp;&esp;宋瑄道:“此外,自今日起,在神京城四门施粥,以赈济贫苦无依的百姓。”

&esp;&esp;任何时候,都有家里揭不开锅的穷人,尤其这等酷寒的大雪天,一些吃不上饭的百姓就可能成为饿殍。

&esp;&esp;下方几个文臣模样的通判,向着贾珩拱手应是。

&esp;&esp;不大一会儿,宋瑄也不多做耽搁,神情施施然出了官衙,在扈从的陪同下,上得马车,向着宋璟家快步而去。

&esp;&esp;宋璟家中,可见宋璟之妻沈氏,正在与归宁的宋妍在一起叙话,贾珩在一旁则是与宋璟叙话。

&esp;&esp;迎着自家母亲的打量目光,宋妍稍稍垂下青丝如瀑的螓首,柔声道:“母亲,我在长公主府里挺好的。”

&esp;&esp;宋璟之妻开口说道:“你在家里,也要多听听子钰的话。”

&esp;&esp;宋妍轻轻应了一声是,然后,偷偷瞧了一眼那蟒服青年。

&esp;&esp;宋璟低声说道:“子钰,内务府最近要配合工部售卖石炭。”

&esp;&esp;贾珩道:“最近京中百姓用石炭取暖,以后石炭的价格还应该更便宜一些才是,内务府和工部的匠师前往天下各地,多多开采、挖掘石炭,用以输送至京城。”

&esp;&esp;宋璟道:“子钰说的是。”

&esp;&esp;说着,看了一眼那煤球炉,说道:“工部匠师研制的此物,用以烧水煮饭,实在太过方便许多。”

&esp;&esp;贾珩道:“石炭用途,并不止于此,如运用得当,此乃开天辟地的军国利器!”

&esp;&esp;想起后世那“嘟嘟”冒着腾腾热气的蒸汽机拉动的火车,如果能制造出蒸汽机,对华夏的正面影响几乎是难以估量的。

&esp;&esp;可以说,如果发明出蒸汽机,可以一举奠定华夏霸主地位。

&esp;&esp;他回去再想想蒸汽机究竟是怎么个工作原理来着?

&esp;&esp;“开天辟地的军国利器?”宋璟眉头皱了皱,品砸着贾珩言语当中的看重,迟疑了下,说道:“此物深藏山石之内,开凿十分不易。”

&esp;&esp;贾珩道:“山西之地有大量露天石炭矿藏,足够供应前期百姓百姓用石炭所需。”

&esp;&esp;一些露天石炭矿先行开采,物美价廉,让百姓先行尝到用石炭烧火的便利。

&esp;&esp;宋璟点了点头,道:“子钰思虑周到。”

&esp;&esp;贾珩道:“此外,内务府方面当广募匠师,钻研出石炭的更多用法。”

&esp;&esp;宋璟面色端肃,凝眸看向那蟒服青年,道:“此事,我正有此意。”

&esp;&esp;贾珩说完此言,然后端过一旁小几上的茶盅,轻轻抿了一口香茗。

&esp;&esp;宋璟抬眸看了一眼外间近晌的日头,开口说道:“子钰,天色不早了,咱们先行用午饭吧。”

&esp;&esp;贾珩轻轻应了一声,然后随着宋璟一同前往一张圆形檀木梅花几案之旁落座下来。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第1664章 耄耋之年,乃知天命,何惧刀兵耶?

&esp;&esp;神京城,宋宅

&esp;&esp;贾珩落座下来,宋璟的仆人端上一只茶盅,然后,躬身之间,渐渐退至远处,垂手侍奉。

&esp;&esp;宋妍说话之间,同样近前落座,凝眸看向那蟒服青年。

&esp;&esp;宋璟那张白净、儒雅的面容上涌起繁盛笑意,说道:“妍儿,过来一块儿用些饭菜吧。”

&esp;&esp;自家女儿现在是亲王侧妃了。

&esp;&esp;就在两人叙话之时,一个仆人快步进入厅堂,禀告道:“老爷,四老爷来了。”

&esp;&esp;贾珩笑道:“正说想要见见宋四叔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