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红楼之挽天倾 第2439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&esp;&esp;徐光启让人取过一份黑板,然后给在场科举举子讲述起原理。

&esp;&esp;其实这个原理,还是贾珩在先前和徐光启叙话。

&esp;&esp;因为徐光启也是地球为球体的支持者,故而在理解上并不困难。

&esp;&esp;讲完之后,在场众举子,有的将信将疑,有的不以为然,有的脸上现出思索之色。

&esp;&esp;齐昆转眸看向一旁的赵翼,问道:“赵阁老也为术算大家,可知其中缘故?”

&esp;&esp;赵翼手捻颌下几缕胡须,目中神芒蕴藏,说道:“方才听徐侍郎所讲其中原理,倒是明白了七七八八。”

&esp;&esp;齐昆道:“怎么说?”

&esp;&esp;赵翼笑了笑,道:“元辅,此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。”

&esp;&esp;齐昆剑眉挑了挑,眸光深深,低声道:“也就是说,这位徐侍郎并未在铁球上动着手脚?”

&esp;&esp;赵翼道:“众目睽睽之下,如何动手脚?想来这就是格物致知之学了。”

&esp;&esp;格物致知是圣贤教诲的言论,所以现在的科学院更多还是从“格物致知”四个字上作文章。

&esp;&esp;徐光启目光逡巡过在场一众目瞪口呆,久久难以平复心绪的众举子和官吏,说道:“诸位,可至鉴湖去观看铁船下水。”

&esp;&esp;众人闻听此言,皆是涌起一抹好奇之色,随着徐光启,人群向鉴湖行去。

&esp;&esp;等一大群人黑压压地来到湖畔,向湖面眺望而去,脸上皆是现出一抹难以置信之色。

&esp;&esp;只见空荡荡的湖面上,见着一个精铁打造的船只,正在湖面上晃晃悠悠,而船夫正在铁船上撑着竹蒿滑行。

&esp;&esp;没有比这一幕更具有视觉冲击。

&esp;&esp;铁船浮于水面,究竟是何道理?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第1676章 贾珩:凤姐这是得意上了……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神京城,国子监

&esp;&esp;大批人群围拢在鉴湖周围,抬眸看向那停泊在湖面之上的铁船,心神不由震撼莫名。

&esp;&esp;这铁船漂浮在水面之上,为何不沉?

&esp;&esp;在场举子心神皆是诧异莫名,或者说,对此百思不得其解。

&esp;&esp;徐光启目光逡巡过在场一众举子,说道:“诸位,其中缘故,仍可通过格物致知之法,探究其本末原理。”

&esp;&esp;此言一出,在场举子闻听此言,心神都有几许莫名之意。

&esp;&esp;徐光启而后,就在弟子的辅助下,将其中原理讲于众人去听,主要是密度和浮力原理。

&esp;&esp;而在场众人纷纷叙话不停。

&esp;&esp;齐昆在人群之后,听着徐光启讲述浮力原理,刚毅、沉静的面容上同样现出思索之色。

&esp;&esp;难道这才是上古圣贤,格物致知的真意?

&esp;&esp;念及此处,齐昆连忙驱逐了这种古怪的想法,那张刚毅、沉静的面容上不由现出担忧之色。

&esp;&esp;只怕再这样下去,真让卫王成功说服了在京举子,给这新学以可乘之机。

&esp;&esp;念及此处,齐昆面色阴晴不定,心头蒙上了一层厚厚阴霾。

&esp;&esp;而周围众举子和士子,眸光深深,同样也在脸上现出思索之色。

&esp;&esp;这些大家都知道,但如现在这般铁船浮于水面,就让人震惊莫名。

&esp;&esp;徐光启做完这些,温声道:“诸位,第三个问题,是白兔如何上天?今日,科学院将会为大家示范。”

&esp;&esp;而后,徐光启的弟子陈龙,从不远处取过一个热气球,球下吊着一个竹篾篮子,其上正放着一对儿白兔。

&esp;&esp;而那只热气球向着天穹漂浮而起,将竹篾筐子里的白兔,一下子带至天上。

&esp;&esp;此刻,四方一众围观的举子都踮起了脚,伸长了脖子,看向那只热气球在热气的催动下徐徐上天。

&esp;&esp;“上天了?可这不是孔明灯吗?”其中一个年轻举子面容之上满是讶异,开口说道。

&esp;&esp;而周围一众举子,同样扬起头,皆是对着孔明灯仰头眺望。

&esp;&esp;在这一刻,好似什么坚冰在下方举子的心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