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45(2 / 7)
:“刘敬宣本人也许没有这样的想法,但是青州的土豪们,我们是不是可以做点手脚呢?比如青州这种齐鲁之地,从秦灭六国开始,就一直不太服从中央政权的管理,当地的从齐国以来的大姓,豪族不少,也一直能控制本地的基层,民间,齐鲁百姓,也认同这些地方豪强胜过认同关中,洛阳为首的中央政权,一遇天下大乱,齐地必然会割据自立,自五胡乱华以来,齐地青州,实质性的自立,已有百年,即使是南燕慕容氏在齐地建国时,也是跟当地的汉人豪强大族合作,而没有真的剥夺他们的地方自治权。”
“所以,刘裕要是想搞中央集权,收权力归中央,以后由他的那个蓝翔吏校里选拔出来的官吏来治理齐鲁之地,必然会动摇本地豪强的利益,虽然刘穆之杀了封懿,韩范这些本地大族的首领,但这只是敲山震虎,没有动摇齐地豪强治理的根基,而且也可以看成是辟闾道秀这些在南燕时被打击的豪强,对于跟南燕政权合作的封家,韩家的打击报复,以便让自己上位。”
老祖点了点头:“是的,齐鲁之地,确实是认豪强大族胜过认中央政权,这或许是刘裕以后想把青州真正地置于朝廷治下后,隐藏的一个大矛盾。不过,刘敬宣率兵镇守青州,再让段宏这些鲜卑将领统领以前的鲜卑族人,以军户的形式仍然驻扎在青州,这显然是刘裕震慑青州豪强的一种手段,如果在这次天师道之乱中,青州的豪强大族都没有趁机起兵反叛,那以后更不太可能了。”
斗蓬微微一笑,说道:“老祖啊,这回青州豪强没有反叛,是因为刘敬宣的不少兵马还在青州,没有直接一次性地南下,他们征燕的大军团因为疫病的原因,是开到东莱,然后分别治病调理,等病情稍好转,不至于危及性命时,再上高句丽的船队,运往会稽,在会稽那里得到彻底的治疗,完全恢复后才北上建康,虽然花了点时间,但也让青州不至于一下子成为兵力真空,也断了青州当时新附豪强们的歪心思。”
“刘穆之当时主政青州,他是先打着要防御北魏,起兵入援建康打击天师道的名义,让各大豪族回乡后募兵征粮,以备战时之用,这也是对青州本地豪强释放出的一种信任他们,由他们自行安抚乡间的信号,大多数的豪强一看东晋政权如此信任他们,没有让他们散兵回家,而是要他们自己承担守卫青州的责任,那就以为以后东晋政权会跟之前的南燕,后赵一样,让他们放手自治,于是更是不会有反叛之心呢。”
“当时还是我派了不少人去散布谣言,说是刘裕搞蓝翔吏校,就是要让别的地方的士族以后取代这些豪族的基层官吏之职!”
平叛之兵诛大族
斗蓬说到这里,脸上闪过一丝得意之色:“这才让有些当地豪强意识了过来,刘裕现在是因为跟天师道打仗,没有多余的兵力来镇压青州,等他腾出手来,必会强制在青州收缴豪强的军队,还有治权!到了那时候,青州各地豪强,再无反抗之力,而自治长达数百年的历史,也将会彻底终结。”
老祖满意地点了点头:“我知道你的这个做法,很不错,只不过,你没直接找韩范,封懿他们这几个豪强首领,而是找他们的一些庶家,支流,怎么,你是信不过他们会趁机起兵吗?”
斗蓬叹了口气:“这些家伙是老滑头,不会在大势未明之前就轻易地站队或者起兵的,但会让他们的一些分家,庶侄们借着一些和新任中央官吏之间的冲突和矛盾,趁机上山进坞,形成盗匪之类的武装,这是齐地几百年来的惯用套路,官军外来,往往不熟悉当地的情况,尤其是进山剿灭这些盗匪,往往还需要当地豪强带路,但这些豪强大族早就暗通这些盗匪了,会提前给他们通风报信,让他们逃跑,等官军一撤,又会再来,如此周而复始,几次下来官军就苦不堪言,只能委托本地豪强大族去招安这些盗匪山贼,相应的,这基层的治权,包括各地的民团,庄丁就完全由本地的豪强大族来维持了,只需要向官府交税即可。”
老祖点了点头:“这确实是齐地,乃至天下各地豪强大族们,抵抗外来官军的惯用手段,如果直接对这些头面上归顺官府,甚至愿意出丁协助官军进剿的豪强大族首领们下手,会失了人心,除非有足以搜索全境的山林,独力消灭这些地头蛇武装的强大军力,不然难以平定这些山贼,就算消灭了当地大量的人口,日后的生产和统治也会出大问题,往往得不偿失。”
说到这里,老祖的话风一转:“不过,你的这个计划还是失败了,斗蓬尊者,你可以说说,到底是哪里出了纰漏呢。”
斗蓬叹了口气:“首要的一点就是韩范和封懿这些本地豪强的首领,起码是在南燕时代位高权重的汉人大族首领,在经历了南燕灭亡的过程后,对刘裕的北伐晋军,尤其是北府军的强大战斗力,有了畏惧之心,以前齐鲁之地的政权易手,大多数是不战而降或者是旬日平定,象刘裕这种围攻广固一年,前后消灭数十万南燕军队的惨烈战争,还是很少见的,从韩范他们放弃后秦援军,直接向刘裕投降的那一刻起,他们就没有了直接跟刘裕正面起冲突的勇气了,起码,在短时间内,他们不敢妄动。”
↑返回顶部↑